Critical Thinking Tool - Self-understanding

思维(Mind),是我们时时刻刻在使用的东西。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没有办法显式的意识到它的存在,或者透彻的理解和熟练的驾驭它,当然包括我自己。对于我个人来说,由于初高中时代的个人学习经历以及学习计算机技术时培养的习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十分想透彻的理解它内部运行的逻辑的。当阅读一些源代码或者使用一些工具,难免会想知道:这个现象怎么来的?它背后有哪些机制支持了它?Under the hood,整体是如何运作的?理清庞杂代码之间内部关联的逻辑是一种令人上瘾的东西,一开始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停下来。这里我想说的是,我这种所谓“刨根问底”的热情目前仅限于计算机这一庞大而底层运作逻辑又异常单一的领域。面对思维等等外部的东西思考的很少。

我想这是由于我对技术和其他事物的定义不同而导致的。对于技术,我的定义是“工具”,是“爱好”,同时可以产生相对应的经济价值的东西,因此我会花时间花精力在这上面。而对于思维,我的定义是并不需要我去刻意关注和关心,是非技术的东西。而事实是,思维也是工具,甚至是我们与世界交互的底层工具,是人的基础框架和系统。我们使用技术这一工具时,需要理解、转化和应用,而这一过程中,支持我们做出这样一系列操作的,正是我们的思维。所以我个人觉得,把思维看成一种“技术”也未尝不可。我们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了解它内部运转的逻辑;我们需要和技术一样不断的练习和锻炼达到内化和熟练。并在此基础上,更好的使用它,服务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对事物的看法上。

我把它放在Life的文档下的原因,是因为思维不仅仅被框定在“技术”或“工具”这一维度。无论在debug或实现复杂系统时遇到的困难,还是对现实生活不满意、感到不开心,都是思维(情绪、想法)运行的结果。我希望通过从工具和技术的角度去理解思维,但并不单一服务于技术,因为人的一生除技术外,还有生活。

这些笔记是我阅读《批判性思维工具》这一本书的所想。写博客的原因,是因为在学习技术过程中,写博客会驱使我探索和思考更加深入的东西,而不仅仅浮于表面。因此我希望这样的附带效应可以应用到思维工具的学习上。

Intro

在我们没有意识到思维这一工具的存在之前,我们很多行为和观点都来自于自己的潜意识。当我们面对眼前的一系列情况的时候,我们所做的决定、采取的行动以及发表的观点都可以认为是“不假思索”的,并且由于人的自私本性,对外界作出的反馈通常是自我中心的。从小到大所生活的环境、父母的培养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塑造了今天这样自我中心的我们,我们沉浸于这样的牢笼中且不自知。我们通常对别人的很多观点都毫无条件的相信,不做任何判断。

尤其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拥有在网上发表观点和看法的能力,无形之中也影响着很多“看客”的思维。生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在自己身上很容易看到被他人思维左右和影响的影子。我们在网上看了太多的想法和他人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内卷的时代,会有开摆的想法,也会有自命不凡的傲气;会早早担心自己考不上研或找不到工作而过度焦虑,同时也会不断的安慰自己过得开心就好;羡慕财富自由,有想改变世界的梦,却又看到太多现实的残酷而觉得遥不可及。我们的思维十分的矛盾,成分也相当复杂。究其原因,就是自我中心、没有自己的精神壁垒而导致的。这里,自我中心并不是完全是自私自利的思维,而是我们倾向于相信我们想相信的、符合自身利益的、能让自己共情的、可以让我们喊出“太真实了”的种种观点和事件。我们选择相信所有,但到头来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这篇博客的标题叫做自我理解(self-understanding)。当然并不全是什么对自我的反思之类的,而是我们需要理解自己的思维是什么样的组成?底层是如何运作的?情绪和想法是什么关系?我们应当如何控制自己的思维?理解内在的运行逻辑之后,我们才能利用好这个工具,作为我们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环境的坚实后盾,让我们不再矛盾。

Case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是影响我们能否完成这件事的关键因素。这点尤其重要。如果做某件事需要什么动力的话,对事件的看法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内源动力

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个特别复杂的任务需要去完成。假设有两个员工需要各自完成这个任务,且两人的知识储备和技能一致。员工1面对复杂的任务时,对它的看法是”啊,这个任务是特别复杂的么?我一个人会不会完不成啊?会不会做的很差劲?别人做的会不会比我又快又好?完了完了,这可怎么办...“。这个想法带来的精神压力是很大的。特别复杂的任务证明需要员工消耗极大的时间成本和脑力劳动去完成,员工1立马产生被任务淹没了一样窒息的感受,随之而来的是消极、疲惫的情绪。而后产生了和别人对比的想法,担心自己完不成,衍生出来焦虑和急躁的情绪。产生这样的看法导致这样的情绪滋生,在双重debuff下,行动力变得很差,这个特别复杂的任务和他自己形成了完美的负反馈。

员工2面对这个复杂的任务时,对它的看法是“这个任务从来没见过,而且还相当复杂。是时候看看我拆解复杂任务的能力了!看看我能不能很好的运用分而治之的思想,对,用分而治之,把这个问题化为很多小问题,一步步去解决它,不要急,一定可以成功”。诚然,复杂的任务也会给员工2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但员工2的想法是不是先考虑自己行不行,而是考虑如何解决,并且对这项挑战抱有信息,把它当作一个培养自身能力的契机。这样员工2产生的情绪是积极的、兴奋的,并且会迫不及待的去实践和完成。靠着分而治之的思想,一步步去解决这个复杂的任务。

我相信阅读了这个例子的各位也肯定有过类似的经历。就我而言,当我面对同一个project时,如果我的想法是员工1的想法,我会很快失去信息和动力,并开始摆烂。如果我的想法是员工2的想法,我会逐步去拆解整个project的复杂度,画系统架构图,先理解整体然后深入细节,完成设计之后再开始编写代码。如果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可以试着转变一下看法,可以明显地看到想法对自己行动的影响有多大。

这说明,内源动力是十分重要的。做一件事如果驱动自己去做的是某种纯“功利性”的目标,那么不可避免的会收到外界和他人的干扰。迫切想要完成这件事的需求会被无限放大,急躁和焦虑的情绪随之而来,最终导致任务失败,陷入自我怀疑

Thought Model

看了上面的例子之后,我们可以从机制角度来分析一下大脑干了什么。我们首先从思维模型开始。

把我们的思维比作一个盒子,周围时时刻刻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件(Events)。这个盒子的作用,就是接受这个事件,在盒子里处理好之后,给外界反馈。

这个没有必要刻意关注,我们希望理解的是,在盒子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多数人会把思维模型看成一个整体,盒子就是盒子,接受外界的信息,盒子处理后作出反馈。也就是我们常常隐式的使用了思维模型。接收到一个任务时,或者听到别人的一个观点是,我们通常会不假思索的,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和当前精神状态(对任务复杂度的认知、这个观点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或利益,伤心、难受、开心、积极消极)直接给出回应和反馈。现在我们想要改变想法,必须知道默认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必须显式的改变这个过程。

思维模型,如书中说的那样,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 思维:赋予事件意义,根据过往经验寻找应对事件的固定模式。理解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
  • 感受:对思维赋予意义的事件做出评估。思维(了解这个事件是干什么)处理后,感受会时时评估自我面对这个事件的态度和情绪(这个事件对我好还是不好)。
  • 需求:(个人认为)内源动力。作为能量来驱动我们对事件做出反馈。

打开我们之前不透明的思维盒子,我们可以看到:

Todo